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农历五月初午)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而著称,然而近年来,“过端阳时说‘平安健康’还是道声 ‘快乐幸福”的讨论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人民日报》曾发文倡导“中国节日要回归传统文化本源”,强调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时应使用 “安宁、康健 ”等词汇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探讨为何选择以 " 安宁" 和 ' 健康 ’来替代传统的 欢乐
或其他情绪化的词语作为对这一古老传说的尊重及现代人生活态度的转变 .
一. 从历史渊源自寻答案 依据史书记载 ,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类似龙舟竞渡的活动用以驱邪避疫 ;至战国时代屈原投江自尽后 , 其忠贞不渝的精神更激发起人们对他的纪念和对国家安定 、民族团结 的渴望, 因此形成了吃粽子 (象征祭奠 )赛 龙舟 (寓意驱逐邪恶 ) 等习俗 ; 这些行为背后都蕴含着古人对于安乐祥和生活环境的深切期盼以及对家人健康的诚挚祝愿;而非单纯地追求娱乐或欢愉之情调.. 二.现代社会语境下的新解读 随着社会进步 与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下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 过好日子"、"享受当下乐趣", 这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在此背景下,"祝大家开心/愉快/"成为了许多场合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脱口而出的话语模式 ..但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且承载特定意义之日的如春节(阖家团圆)、中秋节(`月圆 人团聚') 时不难发现:这些时刻我们更多传递的是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以及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这恰恰符合 了古代先民们设立该日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 即希望国泰明昌 家和人兴...因此将这种情感延伸到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七夕情人节上来说出那句简单却饱含深情的话:"祝你平宄喜樂". 三 .从个人层面看 :关注内心世界 除了上述宏观视角外 我们还应看到个体层面上人们心态的变化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很多人处于高压状态之下 而此时如果仍用一句简单的< code>"祝您玩得高兴"</ 去应对诸如生日聚会这样重要又特别的事件 则显得有些敷衍和不负责任 ....因为真正能让人感到幸福的不是外在形式上的狂热庆祝而是来自心灵深处那份宁静平和之感......所以当我们面对像清明扫墓追思故人的情境時 选择送上 </ c ode>'一路走 好' 这样温暖而又深沉悼念语词时候其实也是对自己內心情感的梳理跟升华....... 四 综上所述无论是站在哪个角度审视这个问题我们都应认识到无论何时何 地何种情況 下给予他人真诚质朴 且贴合其需求感受 之话语才最为可贵.....而对于有着丰富精神内核并肩负传承使命于一身的中国式浪漫 ——即通过具体行动来表达我们对亲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的爱意之时 更应该注重其中蕴藏着的深层含义....让我们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时节 不只是简单地互致问候 也能够借此机会反思自身 并为身边的人带 去一份实实在在的关怀吧 !